更新时间:2008-9-1 16:04:36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
摘要:从塑性理论出发,在分析锥模聚料变形过程的基础上,指明了锥模并不能有效防止长轴类锻件镦粗失稳,提出了以活动芯套改变变形区长度以彻底解决长轴类锻件压缩失稳的一种新型镦粗工艺。
关键词:镦粗;失稳;活动芯套
一、前言
镦粗工序广泛应用于锻造生产中,使坯料的高度减小横截面增大成为所需的几何形状,同时大大提高制件的机械力学性能指标。对于高径比较大的长轴类锻件,镦粗刚开始时就会发生塑性失稳,引起金属的空间分布发生变化,轴线弯曲,不加控制就会发展为纵弯折叠,形成废品,特别是由于金属在模膛中分布不规则,部分模膛无法充满而另一部分模膛中金属过多向分模面流动,导致成形力的急剧增大,产生较大偏载,损坏模具及设备,严重时会闷车,对生产危害极大,应努力防止。传统方法是限制其变形量,即采用如下两条局部镦粗规则:
局部镦粗第一规则:当坯料局部镦粗长度与直径之比值φ<Ψ允许时,可将坯料一次镦粗成任意形状而不产生缺陷。通常,Ψ允许≤1.5~3.2。
局部镦粗第二规则:当φ>Ψ允许时,坯料需多次在模具型腔内积聚,直至φ<Ψ允许。
但采用这两条规则设计工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塑性失稳,并且工步数较多,工序复杂。很多零件就采用其它方式生产,如气门多采用挤压工艺,但存在着对坯料要求较严、模具寿命较低、生产成本较高等缺点。
二、聚料的变形过程
聚料工序并不能有效防止塑性失稳,以锥模聚料为例,利用坯料不变形部分作夹紧定位,对伸出部分坯料l进行局部镦粗变形,金属变形过程如图1所示。
在锥模下行的过程中,首先是锥底部分碰到坯料的上端面,坯料在锥模的压迫下开始塑性变形,如图1a。变形金属的长度l值始终等于锥底到下模的距离值,由于φ=l/d>Ψ允许,金属发生失稳,坯料的轴线弯曲,圆柱面外鼓,直至碰到模具锥面而不能继续向外弯曲,如图1b,坯料就被锥模约束住,失稳就被控制住不能发展下去。变形主要在模具型腔中进行,直至充满模膛,如图1c。由此可见,锥模聚料工序中虽有塑性失稳,金属变形被模具型腔约束住,只要锥度设计合理,金属能够充满模膛,失稳的影响并不大。但当φ值相对Ψ允许较大时,需经多次聚料,工序复杂。
图1锥模聚料变形过程示意图
图2活动芯套镦粗变形过程示意图